“有五千人。要在3个月的时间里,在一片未曾经过开发的土地上,建设足够容纳这些人口的房屋,开垦供养他们以及后代的土地,获取所需三分之一的食物,并且使之具备基本的生产工具制造能力。这个计划有多少可行性?”
停顿一下,外貌清俊的青年自答道,“欠缺基础设施,欠缺基建物资,欠缺具体地理资料,欠缺强有力的执行组织,欠缺具备基本素质的劳动力。计划基本不具备可行性。”
“完全援助这部分人口,需要多少粮食?”
青年完全无需停顿地回答了自己的问题,“以人均日消耗500g主粮计算,以3个月时间计算,需要225吨。”
“以现有资产和途径,能否提供这部分援助?”
答案是,“能。”
“但我不能只这么做。”青年说,“这是施舍,而不是帮助。援助再多,情况也不能根本好转。并且资产是有限的,增值极其困难。”
“这批人能在另一个环境中生存,但不能抵御人为的迫害。迁移到新的土地之后之后,也面临自然环境带来的困难。这些都是客观因素,并非他们没有努力生存。”他继续说道,“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们的生存能力还停留在非常原始的水平,才是根本原因。”
“要改变这种局面有很多方法,但最快最有效,并且最彻底的,我只能想到一种。”
相对许多人来说,学习和理解能力已经非常出众的范天澜在这些语句中,能听懂的也只有一小部分。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他开口问道,“哪一种?”
他最近总在深思的主人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面向静静地看着他的范天澜,“如果这些人愿意让谁领导他们渡过眼下难关,最有可能成为那个人的是谁?”
这个问题其实不需要答案,范天澜对上他的视线,毫不迟疑地回答,“只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