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这是伏城心中最后的念头。
当十九岁的江晓筱看着在自己眼前不断放大的篮球,她有些后悔没有相信今天的星座运势。
“诸事不宜,谨言慎行。”
可她偏偏不信邪,她觉得自己最近已经够倒霉了,俗话说否极泰来,也许今天出门就能转运了呢。事实证明天命难违,该来的还是要来。
不过江晓筱在枫杨学院新闻系的这一年过得,着实有些糟糕。
如果天赋能够遗传,那江晓筱大概就是未来的范长江,中国的普利策——至少她的爹妈是这么觉得的。从江晓筱记事起,在报社工作的父母就没少对自己进行熏陶。别的小朋友还坐在沙坑里和泥巴的时候,早慧的江晓筱就已经抱着文摘报,一个字一个字地向老爹朗读冰心奶奶的散文了。
爹妈自然是没少向外人炫耀,时间久了连江晓筱自己也觉得她就应该搞新闻,她就是为新闻而生的,针砭时弊是她的使命。
直到她考上枫杨学院,她才发现原来这些都是自己的错觉。
当身边的同学已经能独立完成长篇的新闻稿时,江晓筱连一篇最简单的新闻摘要都写不好。每次她拿着写好的东西找到导师,那个上了年纪的老先生总会无奈地挠着自己所剩无几的头发,为难地说:“晓筱啊,你的文笔确实很不错,可为什么写的东西读起来那么像编的呢?”
江晓筱后来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觉得跟自己喜欢写小说有莫大的关系。
由于她的父母属于相当传统的媒体人,对于所谓的“青春文学”“幻想文学”总是嗤之以鼻,觉得简直就是小儿胡闹。偏偏江晓筱就喜欢读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只是读还不够过瘾,她还在论坛上连载自己写的小说,已经有整整一年了。
这导致她在写新闻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揣摩当事人的心情,在脑海勾勒他们的动作神情,再将采访和调查中没有涉及的情节脑补完整,甚至有时候凭空多出来几个莫名其妙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