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督查岁数不大,统一的寸发。一位坐在床对面,另一位坐在床头,盯着刘连旭因为受伤歪斜的脸。以前,在分局专门给警察看的教育片里,刘连旭常常看到他俩的画面:
这两人坐在凳子上,采访那些犯下罪行的警察。两人还总能把这些昔日的同事教训到痛哭流涕。
刘连旭没指望拿什么功,毕竟犯人没抓到。但怎么也没想到,才过了几天,自己就要被“审问”了。
两名督察先是问候了刘连旭一番伤势的情况,叹息、悲哀、同情的表情到位了,就是少了点人味。
刘连旭揶揄地感叹:“二位真年轻啊。”
他用的是那种惋惜的语气,约等于在嘲讽: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去干了督察了?
两位督察一听,不约而同地变了脸。
其中一人说:“今天来这都是一片好意,但也是带着工作,搁谁来都一样,对事不对人。”
随后他打开了挂在胸前的执法记录仪,对准刘连旭,红灯亮了起来,录像开始。
刘连旭明白警察系统里这句话,以及这番举动的意思——可能已经不是在“战场”了?
旁边几个床位的病人偷偷看过来,屋里一片寂静。
刘连旭当了20多年警察,第一次被自己人怀疑。那两个督察事先可能也没猜到,自己要面对分局最难缠的老油条。
其中一位督察先张开了嘴,问出第一个尖锐的问题:“你为什么会挨揍,为什么会去那种地方抓人?”
这案子最开始就像某种“陷阱”。
今年因为盗抢机动车案件减少,全队“收成”都不好,刑拘数不够。刘连旭正急呢,就接到一个受害者的电话,说找到了自己两个月以前被盗的微型面包车。
他半信半疑地赶过去,对了车架号,发现真是。这简直是送上门来的刑拘数。
不用查线索,不用调录像,蹲守就行。他蹲了半天,抓到了一个胖子。对方提供了销售赃车的上家电话号。这样一来已经是两天两夜,刘连旭的搭档老田扛不住回家歇着了。等刘连旭也回到单位,看到办公室里只剩着自己的新手徒弟小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