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子这小家伙太过于实诚,单纯得有些可怕。要是一般人,别人要送书,即使是看过,那肯定也是一脸笑容地接受并感谢。不过,像喜子这么单纯的人越少,在这个人心愈加浮躁的社会,就越显得弥足珍贵。
我和喜子进入石门,绕过了影壁墙,瞬间给我俩看呆了。
这是一个偌大的,凹陷下去的演兵场。大概有五个足球场那么大,场上是一排排身着铠甲的辽国骑兵铜俑,足有上千人之多。在演兵场的正前方,是一个高高的阅兵台,台子的两边有战鼓和铜锣。铜俑穿着皮甲,但是并没有戴帽子,只留着髡(音同昆)发,手里握着一把契丹弯刀。
所谓的髡发,其实就是把头顶中间的部分剃光,只留着两鬓或者前额的头发作为装饰,在传世的《卓歇图》《契丹人狩猎图》《胡笳十八拍图》,以及各种辽代的古墓壁画中都能看到。这种独特的发型,并不是契丹族的专利,从东胡时期就开始有了,是东胡系民族区别于匈奴系民族的重要特征。只不过,这种发型在契丹族里特别流行。
喜子看着眼前的阵仗,眼珠子都快冒出来了,“我的妈呀,这阵仗,也太气派了吧?这哪儿是将军墓啊,这排场跟皇上没啥区别。”
我只是点了点头,暂时没说话,表面上神情淡然,但其实心里激动得很。我要是显得太激动,那整得我好像我没见过世面似的。
喜子侧头看了看我,见我波澜不惊,“仙儿哥,看来这场面,你不是头一回见了吧?”
我清了清嗓子,违心地点了点头,“那是,见怪不怪了。”
此时,我和喜子都注意到,演兵场主席台的后面,也是一个十米长的向上的台阶,至于延伸向何处,不得而知。要想找到泥鳅,就必须要穿过这铜俑骑兵阵,登上那十米长的石阶。但是,我有一种预感,这骑兵铜俑都透着一股子邪气,绝不是什么善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