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三年,冬,十一月。
燕王的叛乱已经持续了近三年的时间。因为严冬的到来,两边暂且休兵,但官军输多胜少的局面并未改变,皇帝乃至百官的心情如同今年京师入冬以来的天气,晦暗阴郁。
直到有一日,马皇后的寝宫里响起了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
皇帝的第二个儿子降生了,老天爷似乎也开了心颜,露出久违的蓝天。
京师南郊,大祀坛。
这里原来叫圜丘,是皇帝祭祀上天的场所,太祖爷爱惜民力将祭天和祭地合二为一,又在原址上盖了一座大殿,取名大祀殿。
在大祀殿的西南,有一座两进的院落,这里是皇帝祭祀前斋戒的地方,名曰“斋宫”。
斋宫配殿的门前,重要的文武官员分成两拨,交头接耳地聚在一起,等吉时一到,他们便要依次穿过大祀门进入大祀殿跟着皇帝行三献礼,祭告上天大明又诞生一名皇子。
这时,从斋宫门外进来一位身材高大的大臣,他头戴紫金梁冠,身着青罗衣,腰上系着犀角带,威风凛凛,气度不凡。
有个文官瞥见来人,用手扯了扯身边好友的衣袖,好友转身看去,脸上立马露出了鄙夷的神色,这种情绪像是在水中**起的波纹迅速传播开来,刚刚还兴致勃勃的文官们仿佛一个个都吃了苍蝇,表情说不出的难看。
那人走上配殿的台阶,见那帮文官们纷纷投来不善的目光,苦涩地摇了摇头。
“曹国公,曹国公……”
武官中有一人却抛开众人,热情地迎来上去。
“是徐都督啊。”曹国公李景隆急忙回礼。
左都督徐增寿拉着李景隆的手,轻声道:“别理会那帮酸子。”
李景隆苦笑道:“徐都督不怕我是燕庶人的细作。”
“燕王是我姐夫,你真是细作岂不是更好。”徐增寿半开玩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