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几天,关鹤鸣每分每秒都紧张充实。
他要处理因出差在外而未能及时处理的文件,要对一些省份上报的现案侦办情况进行梳理、指导和向上汇报。
同时,他指令邱实从基层物色几名指纹专家,准备打响一场高级别的指纹会战。
“要找确实有实战经验、真正能干事的,不要纸上谈兵的人。”关鹤鸣嘱咐道。
“明白。”邱实的回答干脆利落。
在DNA还没有应用到刑事侦查领域时,指纹为王。然而,随着DNA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深入和成熟,指纹的地位不保,甚至有退居二线的迹象。
很多看了十几二十年纹线的技术人员心里不服。他们那技术,虽然称不上是童子功,可也绝对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才得来的真功夫呀!
九起积案中,四起有指纹。有的案子只能依靠指纹破案,因此研究指纹对破案的意义很大。
指纹,在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眼里是大同小异,而在刑侦技术人员眼里却是大千世界。
据说一枚指纹上有一百多个特征点,那些勾、桥、眼、棒等,在指纹技术人员眼里都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
那么,一名指纹专家又跟普通的技术人员有什么区别呢?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比中率。专家的比中率,自然要大幅高于普通的技术人员。特别是对于不完整、不清晰的这类条件不好的指纹,专家能够经过处理和重新标注特征点等方法让其起死回生,锁定犯罪嫌疑人。
除了向报社领导汇报采访情况,罗牧青将整理好的第一轮行动中九起案件的基本资料和初步分析笔记交给了邱实。
邱实简单翻看了几页,非常肯定地说:“罗记者,您很厉害啊!记录得非常详细,还对每起案件进行了要点梳理,真是井井有条,让人一目了然。我一会儿交给关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