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的2月,中共北京市委主要负责人向公安局做出了这样一个指示:北京市的社会治安和政治情况,一定要搞得和玻璃板、水晶石、镜子一样了如指掌。
这个指示有着当时明显的社会特点,也显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魄力。
近三十年之后,北京的警察们面对日趋复杂、活跃的社会形势,曾恋恋不舍地怀念过“玻璃板”、“水晶石、”“镜子”的历史,也有人试图以这个历史经验来套用当前的实际。但是,历史总是在运动、在前进、在发展的,因此我们今天提起昨天时总会有一种失落的感慨。
1958年的2月,如长城上的一块砖,将永远嵌在它特定的那个位置上。当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中旬,北京市公安局开展的全市破案战役,也在北京公安史志中留下了一笔。
据当时的统计和后来的记载,这次破案战役共破获刑事案件5819起,反动标语案件37起,缴获长短枪26支,子弹1591发及部分赃物。
在这个数字中,有一个案件是发生在洗衣店里的。它的侦破依赖于一个在店里做内线的女子。
她叫王淑兰。
她大字不识,可她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还有一种爽快、利索的性格。
从来没走出家门干过什么,这回的事儿,算是她一生中的一个大转折。
后来她也没做过什么,可从这件事儿起她的感觉变了。
她更爽快、更利索了,爽快、利索之后又多了热情。她以这种热情投入了社会。
这都是后话,我们暂且不提。
我们还是回到那年的破案战役,回到洗衣店。天已经很晚了,王淑兰仍在洗衣服,洗得满头大汗。
同伴女工擦着手走来:“王姐,歇了吧,这么干谁受得了。”
王淑兰说:“就这点儿了,我加会儿班儿。你先走吧。”
女工忿忿地唠叨:“我算看明白r,赶明儿我就上国营工厂上班去,要不然我非把命饶在这儿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