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案今说1

5、残疾人日和残疾人保护

字体:16+-

说到残疾人保护日,我就特有兴趣和大家谈谈古代对残疾人权益保护的问题。

对残疾人权益的保护,自古就有!咱们就给先来确定一下了,古代哪些人算是残疾人?

第一是,盲、失明,这属于视力残疾,先秦古籍中多用“瞽”、“矇”、“瞍”、“盲”、“眇”等单字词来表示视力残疾。

盲多指双目失明;眇多指单目失明;瞽、瞍(ɡǔ)是没有眼珠,矇(meng)有眼珠,睁眼瞎;

第二是聋、聩,听力残疾。生下来就聋的叫聩,可见,当时对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的区别已有初步的认识。

第三,喑、哑是指语言残疾,语言残疾是指不能正常地使用发音器官进行口头语言交流的生理缺陷。

第四,瘸、跛、孓孑、挛嬖(bi,四声),是指肢体残疾。肢体残疾包括上肢残疾和下肢残疾。《说文》的解释是“孓jué,无右臂也;孑jié,无左臂也”,是指上肢残疾。腿脚残疾,走路不平衡谓之瘸和跛,是指下肢残疾。挛嬖则指四肢都有残疾。如宋朝陆游《剑南诗稿?养生》中就提到“挛嬖岂不苦,害犹在四支(肢)”。

第五,驼、偻、佝偻、侏儒、偏死这是指躯体残疾这里其他的和今天的意思差不多,偏死不好理解,是指因中风引起的麻痹和瘫痪。

第六种是痴、呆、愚、疙,这是指智力残疾。其中这个疙,则是指当今的轻度弱智。

第七种是癫、疯、癫狂、狂疾,这是精神残疾,这些词语来表示精神失常之类的精神残疾。

这些词语的用法和现代的残疾人划分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出入。由此可见,古代中国人对各种残疾人给予一定的关注,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古人用来描绘残疾人的用词丰富,能对不同类型的残疾人进行清晰的分类。这些为后来对各类残疾人的安抚、治疗和教育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