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河日上

21 眼见未必为实

字体:16+-

厂区里的执法检查还在进行,周成功出来汇报说,没有发现什么明显问题。林寒江大失所望,有些郁闷,背着双手一个人走上江堤。他侧头看着自己在水里的倒影,那是一个略显佝偻老态的身影,尤其是背手的姿态让他更显苍老。这种神态是他以前极为反感的,他曾时常提醒自己不要过早进入这种未老先衰的状态,但是最近接二连三的打击,从家庭到工作,让他确实有些不堪重负。

林寒江望着江面上穿梭的冲锋舟,心里反省着自己刚才和李、赵二人说的话,他想起史书里的一个故事:清朝光绪年间,有一年春闱,那位后来在“庚子事变”中上吊殉国的徐桐为会试总裁,有个翰林向徐桐谋求会试官的差事,徐桐义正词严地拒绝了他。翰林不甘心,又请了朝中大臣前来说情,徐桐在大臣面前愤然拒绝,他说我用人必当其才,最讨厌请托,请转告这位翰林,不要再找人打招呼了,不然莫怪我不讲情面。第二天,徐桐上朝时,内阁学士、军机大臣、赠太子少保的孙毓汶前来找他(史载孙毓汶与大太监李莲英结为兰谱,是慈禧太后最为信任之人,平日里侦探内宫消息,视光绪皇帝如虚器)。孙毓汶对徐桐说,某某翰林不错,你可以给谋个官差嘛。徐桐刚要解释,孙毓汶脸色一沉,说朝廷美差那么多,不必这么认真,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徐桐立刻变换颜色,躬身受命,回去以后立刻安排手下去请那位翰林,说奉徐总裁之命,请翰林立刻去会试馆出任协修的差事。原来徐桐不是不听打招呼,而是以前打招呼的人分量不够罢了。

想到这个小故事,林寒江无限慨叹,大江东去,世事往复,社会的进步并不能彻底改变人性的弱点,很多历史还在重复上演。就如今天的事情,自己可以断然拒绝李子平和赵驰的说情,但如果是省里甚至中央的领导呢?自己是否还会坚持原则,扛住那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