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庄,东西两头有二十三户人家,东头姓田,西头姓张,除了富农田云卿以外,都是社员。
早饭后,党支书到村东头去了。赵股长来到了村西头,他找到了田秀娥,问她有没有什么新情况。
原来,田秀娥早饭后就来到了村西头。她串了几家门子,听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消息,说是田大虎放的毒,原因是田大虎和社长有气,所以,才来这一手。有的人把问题更扩大了,说田大虎代表姓田的想打倒姓张的社长,姓田的好掌大权。这消息多半是妇女、老头儿们悄悄传说的。追了半天根,都说是听别人说的。别人是谁呢?真活见鬼!
田秀娥说完了这个新情况,好像要说出自己的看法又好像诉说委屈似地说:“赵股长,这一定是敌人造谣。”她用手拢了一下额前的短发。“我告诉他们不要相信谣言,上敌人的当,诬赖好人。有人背地里说:‘和尚不亲帽亲,一笔难写两个“田”字,还不是包庇?’赵股长,这一回把社闹垮了,可咋办呀?”她说着两只眼睛水汪汪的。“不要紧,秀娥,有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翻不了天。”赵股长安慰她说。“群众都相信了吗?”赵股长问。“也有不相信的,他们说田大虎不是那号人;也有人说,那可不一定,年轻人火气旺,可敢把天戳个大洞!”
赵股长问到群众对富农的反映,田秀娥摇了摇头没有吭声。
浓阴的老桑树下,一把木圈椅上,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这就是张老大爷。从他脸上深深的皱纹看去,知道他是个饱经风霜、深受磨难的老人。他手里拿着拐杖,眼睛望着黄澄澄的麦田,流露着慈祥的微笑。
赵股长走到老人面前,叫了声“老大爷”。老人用拐杖指了指树下的一块青石板,让他坐下。“老大爷,你今年高寿啊?”赵股长知道他耳聋,故意把声音放大些。“咳!八十四啦,‘关口’到了,你没听说过‘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不请自己去’。该自己去啦。哈哈哈!”出乎赵股长意料老人大笑起来。听他的笑声,根本不像八十四岁的老人。“老大爷,多福多寿啊,要活一百多哩!”“沾毛主席的光,享几年老来福。唉!快入土啦。”“老大爷,你家参加农业社了没有?”赵股长明知故问。“农业社?噢!都在社。他们还说我是个老社员哩!”老人说着又笑了起来。“你们社长是谁?”“社长?一个是我侄孙子叫登山,一个是我侄儿叫万寿,都是自己人。”老人停了一下,又说:“唉!登山是个苦命孩子呀!从小就没爹没娘,跟田云卿家放牛割草打长工。解放以后,可真抬头啦,分了田地成了家,现在还当社长哩!”“万寿哩?”“那是个有本事人哪!”老人皱了皱眉头接着说,“在外头跑二十多年,走过河路码头,可见过大世面呀!”老人羡慕地说。“他在外边干啥?”“谁知道哩?听说开头是当官,后来又跑生意。老婆是在外边娶的,孩子也是在外边生的。他大儿子还在外边做事哩!”“在哪做事?”老人摇了摇头说:“不知道。”然后,他用赞美的口吻说,“人,真是从小看大,万寿从小就机灵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