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第一次来上海工作,在悬疑作家蔡骏的文化公司做了一名文字编辑,成了《悬疑世界》杂志编辑部的一员。
在成为编辑之前,我是一名悬疑推理小说爱好者,从大学时代便开始阅读各种悬疑推理杂志,那些年国内能叫得上名字的,我几乎都看过,诸如《胆小鬼》《悬疑志》《谜小说》《推理》《推理世界》《最推理》《推理志》《推理大师》《悬疑世界》《漫客悬疑》《男生女生(金版)》《午夜小说绘》《最悬疑》《漫绘惊叹号》《百花悬念故事》等等。
后来,这些刊物都难逃停刊的命运,与我的阅读生涯一次次挥手告别。
2014年,我第一次担任长江文艺出版社悬疑年选的编者,开始了我的年选选编生涯,没想到至今居然坚持了八年之久。
这八年里,我亲历了上述悬疑推理杂志的停刊,仿佛送别了一位位伴我同行多年的老友。
告别虽然艰难,但更艰难的是,今后我要独自前行。
绝大多数悬疑推理杂志陆续停刊后,众多作者(尤其是想出道的新人)无处投稿,也让我在选编年选时捉襟见肘,不知该到哪里去组稿。所以,我试着从网络平台和高校推理社刊中发掘一些有亮点的作品,尽可能地给新人作者一些露脸的机会。于是,在我的“改造”下,悬疑年选逐渐变成一本选题更偏向“推理”的悬疑推理“年刊”,也算是为数不多的愿意推介新人新作的平台。
其实我心里很清楚,这样一本只选当年发过的二手稿的合集,对新人作者来说也是杯水车薪,“一年一度”的曝光率不会带来什么实质上的改变。包括国内目前几个以推介新人为主的推理小说奖,比如我自己前几年创办的“华斯比推理小说奖”以及“QED推理小说奖”(时晨、鸡丁、陆烨华联合创办)和“中国原创推理星火奖”(张小猫、别问、己莫为联合创办),都只是聊胜于无。如果获奖作品无法在公开平台(尤其是实体平台)发表并被更多读者读到,新人作者无法被大家认识,那么这些奖项最终也只能沦为可有可无的“自嗨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