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新生活

第十一章

字体:16+-

仪家庄本来并不大,初始也就几百户人家。但因为地处城乡接合部,地势平坦,交通方便,距离市中心只有半小时的车程,于是这两年渐渐聚集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扩充得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杂,各种各样的建筑也越来越多,看上去几乎成了一个杂乱而又兴旺的繁华小镇。原来的村民大都获益颇丰,个个摇身一变,不是成了老总,就是成了董事,最不济的盖上几间房子,也变成个旅馆老板。村里各种各样的门脸招牌也是五花八门,卖菜卖瓜果的,拉货送货的,裁剪衣服的,机械加工的,修补家具的,修伞修鞋的,美甲美容的。这两年还有家装公司,服装公司,快递公司,甚至什么人才市场,托儿所,幼儿园,民办小学也都出来了,几乎与市区连成了一片,自发地、快速地、自然而然地就变成了一个不是市区的市区。

这是中国所有城市都正在面对也必须面对着的一个突出的难题,也是一个通病。这种状况大都出现在城郊,自发快速、蓬勃发展,但尾大不掉,表面光鲜、内里一团糟,隐患多多、事故频发。这样的地方常常是先成形,后治理;先出现问题,后集中解决。于是矛盾爆发、群体事件愈演愈烈,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最大的顽症,成了市领导和市监管部门最为头疼的地方。

当然会有解决的办法。方式虽不尽相同,各有特色,但大同小异,相差无几。无非就是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等等等。至于如何改造,不外是政府监管,市场化运作。但说归说,实施起来却有了千差万别。

更多的时候,都是领导研究部署,即刻下发通知,或竞标招标,或招商引资,继而论证评估,签署协议,然后领导拍板,大笔一挥,甲块地或乙块地很快就交给了这个开发商或那个房地产集团,于是乎政府基本上就完成了监管服务,只等着日后验收征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