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铜锣巷。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位于小巷最里面的汪氏馆塾,又响起了读书声。
同在巷子里的人家已经习惯了,几个顽皮的孩子蹿出家门,迈着灵活的步伐跑到了馆塾的门口,怀着好奇朝里面张望。
也有大胆的小家伙直接凑到学堂的窗台下,鬼鬼祟祟地踮起脚尖,从打开的窗户进行偷窥,又很快被先生教学的内容所吸引。
不知不觉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讲台前,汪尘提起毛笔沾了沾石灰水,在自制的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山”字。
“这个字念山,大山的山,山川河流的山。”
不仅仅如此,他还用笔描绘出山脉高峰的画面,让坐在下面的学生们能够更直观的掌握这个字的含义。
这也算是汪尘开创式的教学方法,别的先生断然不会的技艺。
写山画山,书海绘海,图文结合生动有趣。
效果自然极佳。
一群孩子跟着诵读:“山,大山,山川河流的山!”
童音稚语伴晨光,别有一番景致。
汪尘接着又教了两个字,然后让学生们对照《千字文》朗读背诵。
他则手握书卷走出了教室。
那些藏在窗台下偷窥的孩子们顿时吓了一跳,慌乱之下四散逃窜,个个如受惊的兔子。
只有一名十岁左右的孩子没有跑,噗通一声跪在了汪尘的面前:“先,先生,我想读书,请您收小人当弟子吧!”
这个孩子黑瘦黑瘦的,衣衫褴褛头发凌乱,一看就是那种食不果腹的贫民子弟。
清安县不是什么很富庶的地方,这样的孩子在街面上挺常见。
汪尘不动声色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黑瘦孩子鼓起勇气抬头回答道:“小人叫二狗,姓,姓陈。”
贫民取贱名再正常不过,汪尘不以为意,又问道:“那你能拿出束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