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代表文物鉴定委员会对现场鉴宝专家进行一番慰问后,鉴宝专家组的一位成员将这件不知来历的小瓷器呈给康老先生过目。
现今已经八十岁高龄的“国宝级”文物鉴定专家康维清老人见了这件小瓷器后,眼睛突然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经过短暂的思索之后,他很肯定地说:“虽然我没有见过实物,但是,这应该就是文献中所记载的水浮司南。”
当听到康老先生这么一说,跟康老先生一起过来的人员和专家组成员精神也为之一振。大家的目光全都被这个小小的水浮司南所吸引,都想看看传说中文献中记载的东西。
在一番感叹过后,得知方勇是“水浮司南”的持宝者的时候,康老先生向方勇看来。
据康老先生介绍,水浮司南仅见于文献记载,一直未见实物,目前连国家级博物馆内也没有实物标本,只有近代依据文献描述重新复制的,也就是说,方勇的这个“水浮司南”是个稀世珍品。
“我擦!”又捡到宝了!方勇心里大叫一声。
随同康老先生前来的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鉴定委员纪先行先生,将“水浮司南”仔细反复鉴定后,认为这件水浮司南是明代永乐年间烧造,是当时的应用实物,是古代航海用的指南针――瓷制水浮司南。
康老接着说:“据有关资料记载,指南针的发明年代很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关于指南针的用法,他曾经做过关于指南针的4种试验,其中就有水浮法———把指南针放在有水的碗里,使它浮在水面上,指示方向。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记载可以说是世界上指南针使用方法最早的详细论述。北宋晚期的寇宗爽所编的《本草衍义》中更详细地讲到在指南针上穿几根灯草,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