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的调查笔记
作者:保罗·海恩斯、比利·詹森
【编者按:米歇尔去世时,尚未完成《我将遁入黑暗》的写作工作。为让本书得以顺利出版,与米歇尔合作的头号调查人员保罗·海恩斯(PaulHaynes)(即“小机灵”)和备受推崇的调查记者比利·詹森(BillyJensen)(米歇尔的朋友)共同整理了案件零散的资料和米歇尔留下的资源。下面一章由海恩斯和詹森合作于2017年5月完成。】
米歇尔去世一周后,我们得到了她的硬盘,开始研究她留下的有关金州杀人魔的文件。共计3500个文件。此外还有数十本笔记本、拍纸簿和小纸片,几千页警方报告的电子档案。她还有从奥兰治县检察官那里得到的37盒档案,米歇尔喜欢管这些档案叫“主矿脉”。
这里有几千块拼图碎片,只有一个人知道拼图完成后是什么模样。那个人不是米歇尔。而是凶手本人。
米歇尔的终极目标不是黑色大丽花[110]杀手,不是黄道十二宫杀手,也不是开膛手杰克[111]——这些未结案件的知名始作俑者造成的被害人数量都较小,因而有关调查资料的文件也较少。
米歇尔追查的是一个怪物,他强奸了多达50名女性,谋杀至少10人,制造了不下55个犯罪现场,留下了几千条证据。
我们打开米歇尔最重要的硬盘,开始仔细阅读她已经完成的章节。这些内容让我们回忆起最初为她的文字所吸引的缘由。
她的文字跃然纸上,仿佛一位坐在你身旁的朗读者,言语间交织着她在那些城市的见闻,从兰乔科尔多瓦到尔湾,又到戈利塔,一路追随凶手的踪迹。她笔下的内容充斥着大量细节,但言语间充满韧性,引人共鸣,终将细节完美融入了流畅的叙事之中。就在读者可能因为摆在面前的事实太多而感到晕头转向时,她会变出一个短语或是一个生动的细节,让叙事重归流畅。记录真实犯罪的文字容易走向极端,但从原稿和“真实犯罪日记”博客都能看出,米歇尔总能完美把持住内容的平衡。她不惮于唤回人们记忆中这起案件令人惊恐的要素,但也不刻意渲染骇人的细节,不强调自以为是的正义,亦不消费被害人的哀伤。她的文字唤回的是兴奋,是好奇,也是冲动,只为解决谜题,只为揭露摄人心魄的恐惧背后那个不为人知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