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造假只是商品造假。近一时期,造假事件层出不穷,充斥视听,其中不乏社会名流、政界新锐,他们或虚报年龄,或篡改学历,或抄袭论文,用瞒天过海之术,以速求晋阶资历,这些“造假哥”及“造假门”事件又足以反衬出当前人们追求功利的浮躁心理及社会诚信的缺失。
其实,古代也有不少“造假哥”,可是有的“造假哥”却让人同情,让人悲愤,比如魏晋之际的文学家赵至便是一个例子。《晋书》介绍了“造假哥”赵至的悲剧人生。
赵至是“士伍”出身。“士伍”即魏晋时的“士家”或“兵家子”。“士家制度”是曹操建立的,所谓的“士家”即世代当兵之家,曹操建立这个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保证国家兵源的稳定供应,而把一部分百姓集中在固定域区居住,另立户籍以别其它的民众。
“士家”中的成年男子要服兵役,要在公共土地上“屯田”,且一入“士家”便世代列为贱籍,永无当官的机会。
可赵至就是一门心思地想通过做官来转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他信奉“学而优则仕”,于是拜师受业、刻苦读书,而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一日上课时,赵至突然听到窗外传来父亲驱牛耕地的呵斥声,他放下书,透过窗外看见父亲伛偻着身子,奋力耕作的情景,不由低声抽泣起来。老师问他为何喧闹课堂,赵至悲痛地说,我不能光耀门楣让父亲免除耕劳之苦,因此哭泣。父亲的“耕叱牛声”深深映入赵至的脑海,成为他一生的疼。十四岁时,赵至来到洛阳太学游历,遇见大名士嵇康,便决定一生追随他,做一个有影响、有地位的文化人。不久赵至回到家乡,却遭到母亲的极力挽留,因为他已经到了服兵役的年龄,如果逃避兵役,按晋朝律令,家人会受到牵连的,赵至不得已,只能通过装疯卖傻的方式逃离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