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发生的案件都由县以上的衙门受理,衙门负责案件的审讯、处理和宣判。在许多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古时候衙门在审案子的过程中,县太爷坐在公案后发问,无论是在哪部影视作品中,公案上有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一样是签筒,里面装着很多由竹片或者是木片做成的签票,而另一样,则是一块长方形的硬木。
使用时,县太爷用中间的手指夹住,轻轻举起,然后在空中稍停,再急落直下,“啪”的一声巨响,吆喝之声震**公堂,使听审的人产生一种心理畏惧,还没有用刑就把堂下之人吓得魂飞魄散,对接下来的审讯不敢怠慢。这块用来震慑犯人的硬木就是俗称的惊堂木。
今天的古案今说咱们就来说说这个“惊堂木”!
惊堂木的正式名称叫“气拍”,又名醒木,也有叫界方和抚尺的,是一块长方形的硬木,有角儿有棱儿,取“规矩”之意。因其一响之下,满堂皆惊,具有严肃法堂、壮官威、震慑受审者的作用,所以俗称“惊堂木”。
惊堂木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惊堂木”为虞舜时以正直著称、掌管刑法的的皋陶首创,距今有四千多年悠久历史。《国语.越语》中记载:“惊堂木,长六寸,阔五寸,厚二寸又八。添堂威是也……”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开始使用。
现代影视作品中,不管是什么历史背景,所用惊堂木大多都有一些精美的龙纹。其实,唐代之前,“惊堂木”并无图案,只是为方便起见,将其顶面做成弧形而已。
唐太宗时期,开始有人为了美观,在惊堂木上雕刻动物图案,有龙,有虎,有狮。
武则天时,朝廷把惊堂木图案规定为龙形,取龙乃皇权之象征意。宋代为卧龙,龙、龙纹大都是3爪或者4爪,张牙舞爪;元代刻三爪或四爪龙形,嘴尖头大,颈细身肥;明代龙形略有变化,嘴凸头大,颈粗身肥,刻有五爪,且头上有角。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又将惊堂木上的龙形加以统一修改,使之嘴缩身瘦,看起来就像一条小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