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海春秋

第一回绍箕裘良工初发迹曳罗衣贫女始投身

字体:16+-

忽忽光阴,已到了民国十一年的秋天。那天是十月十五日,正是旧历的中秋。虽然中华民国也追随了欧美先进各国,已改为阳历,可是那个旧历观念,还深固的盘踞在社会心里。前几天,上海起了一种谣言,说是黄浦江要发大水,河里的水要比岸上高十丈。没有智识的妇女,都很将信将疑。问他们这话从哪里来的呢?他们都说:“这是从天文台看出来的。”大家一想,这天文台还得有差错吗?前天的几次大风,也是天文台预先报告。天文台三个字已经装进了人家脑子里,所以造谎家说出天文合来,愈加使人信而有征。加着前凡天一连几日的秋霖愁云不展,就教人愁眉也不展。而八月又是潮涨的时候,往往潮平拍岸更令人惊疑不定。可是江南总是好地方。住在上海的,尤其是中固最有福气的人。天心是势利不过的,哪里肯把一个繁华富丽金碧浮煌的上海,给他受个洗礼呢?因此不到几天,,层云尽扫,宿雨便收。“河里的水要比岸上高十丈”的话,也没有人再提起了。大家便兴高采烈的预备庆赏中秋。只见南京路各茶食店里,月饼匣子堆得高高的,平添了几垛墒壁;只见香烛铺里的大香斗,足有栲楮般大小,上面还扎成什么青明量游月官的种种把戏,金融界休业,学堂里放学,尊重那个中秋佳节。古人说的“月到中秋分外明”。到了那时候,自然界果然来凑趣。碧海青天涌出一轮皓月。那天既然是秋高气爽、清风月白的日子,大家都有兴味。小孩子们都纵纵跳跳的待到夜里“斋月宫”;年纪轻的姑娘们又约著他的小姊妹到游戏场去“走月亮”。

只有一家人家全家都是愁眉不展,好似前几天愁雨笼罩的样子。你道是谁?原来是一家做裁缝的人家。姓陆名唤荣宝,大家又唤他做小裁缝。因为他们是世代成衣,他老子在世的当儿,人称老裁缝;生了荣宝,所谓克绍箕裘,重振家业了。我今且把小裁缝陆荣宝的世家,叙述一番。他们本来是苏州**口乡人。他的老子,名字唤做运来。本是个乡下裁缝,手指上所做的生活,全是毛蓝布紫花布的衣服,丝绸的东西,从来不曾上过手。却因他有一位妹子,唤做小妹姐。虽然是个乡下姑娘,却生得白俏嫩净。因为做不惯种田事业,到城里来帮佣度日。一上就上在闯门下塘仓桥浜一家书寓人家。那时候苏州城外还没有筑马路,青阳地更是一片荒凉丛葬之地。阖门下塘便好似南京的钓鱼巷,天津的三不管,一般是个歌舞麋集,粉黛荟萃之区。小妹姐由荐头店荐到了那里,他们说虽是个乡下人,很是活灵,就许她每月五百文的工钱。这一家书寓也是仓桥浜鼎鼎有名的人家,名字唤做沈小青。苏州乡绅人家的公子哥儿以及挂着乡宦牌子的人,很多往来其家,小妹姐伺候周到。一做三个月,宛同老手一般;加着她本有几分姿色,便人人欢迎她。小妹姐这时觉得每月五百钱的工钱不够用了,由一块钱而加到三块钱一月。在这个时代生活程度不如现在那般的高,苏州城里用个小大姐,给她饭吃,工钱不过二三百文。小妹姐是登在书寓人家,而工钱赚到三块钱一月,哪一个不称羡眼红?所以肯出这个大工钱,则其得用可知。许多游客到了沈小青家就要问起小妹姐,要是她不在那里,好似忽忽若有所失,可见得沈小青家少不得这么一个人。渐渐由不重要而变为一个重要人,因为是一个重要人,那时谁也不敢得罪她,谁也去奉承她,谁也去拍她的马屁,而阿小妹的架子也渐渐大起来了。她家中还有个母亲,当她初出来的时候,每月只赚五百文,却常常有钱寄回家去帮助母亲及哥哥家用。及至赚了三块钱一月,反而连自己也不够使用。而且她那时的进款实在还不止三块钱一月,有时加几倍也说不定。可是她吃好穿好,眼孔也大,几块钱全不在她心上;并且那些乡下土老儿她实在有些儿瞧不起他们,她所与交谈的全是些少爷老爷,小妹姐的声价就此高起来了。这种情形由**口在苏州帮佣的一村上人一起一起的传到乡下去,说:“你们小妹是已经发了财了咧,金钢臂已经有了一副了,手上的金戒指戴得弯都弯不转了,金押发听说已经兑了两只了,连冬天的灰鼠袄子也有了,别说羊皮马甲咧。”